会员登录|申请入会|设为首页|邮箱登录 中文|en
1 主要科技内容 (1)铁素体/马氏体钢合金成分影响机制 优化设计了含Zr、Mn新型铁素体/马氏体钢,阐明了Zr、Mn合金成分对微观组织、高温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氧化性能作用规律和机制,提出铁素体/马氏体钢塑性和韧性提升的深冷处理新工艺。 (2)耐高温马氏体钢和耐晶界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关键技术 集合多合金复合脱氧、δ铁素体控制和超(高)温调质热处理等关键技术,制备出能满足600MW示范快堆工程核电能源环境要求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的马氏体钢,解决了马氏体钢阀体在焊后热处理后母材高温性能衰减严重的问题。集合稀土金属铈(Ce)脱氧、提高氮含量、变向锻造技术等关键技术和装置,研发出能满足600MW示范快堆工程核电能源环境性能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阀体因敏化热处理发生晶界腐蚀的问题。 (3)耐点蚀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改性制造关键技术 研发了环保型表面富铬化及低温晶化表面复合处理技术,促进不锈钢表面形成晶态富铬钝化膜,解决了奥氏体不锈钢器件在高氯环境发生点蚀的问题。 2 技术经济指标 (1)制备出耐高温马氏体钢材料,模拟焊后热处理(760℃)前后525℃高温力学性能远超《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国际性规范》要求,其中模拟焊后热处理不会明显降低母材高温抗拉强度和塑性延伸强度,分别降低仅约1Mpa和7MPa;模拟焊后热处理后母材夹杂物不大于1级且没有发现δ铁素体。 (2)耐晶界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超过《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国际性规范》要求49Mpa和74Mpa,晶粒度为4级,且通过ASTM A262的方法E晶间腐蚀试验检验,较GB/T 4334 标准耐晶界腐蚀敏化温度提高25℃。 (3)较化学法处理,经过本项目复合表面处理技术处理后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度提高25%,点蚀电位正移超过150mV,孔蚀直径减少87%。 3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成果已在核电600MW示范快堆工程和高含硫天然气站场大量应用,助推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新一代核电技术的旗舰堆型600兆瓦钠金属池式冷却快中子反应堆建设,也保证了高含硫气田站场安全生产。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3.6亿元,近三年新增利润达2.8亿元,新增税收4.7亿元。应用技术成果在保障核电和天然气“低碳”能源供应的同时,节约标准煤,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