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申请入会|设为首页|邮箱登录 中文|en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成果推介 - 科学技术奖
2024-KJ-2-006聚乙烯(PE)燃气管道服役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日期:2025年01月06日    来源: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分享:
获奖项目编号:2024-KJ-2-006
获奖项目名称:聚乙烯(PE)燃气管道服役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第一完成单位: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联系人:王馨培
联系人电话:18701390876
联系人邮箱:wangxinpei@bjgas.com
项目简介:

  聚乙烯(PE)管道因其耐腐蚀、韧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性,已经成为中低压燃气输配管道的首选,占到全国埋地燃气管道总长度的70%以上。然而,PE燃气管道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因素:长期受到土壤有机介质的老化作用结构性能下降、定位难、易受第三方施工破坏、焊口无损检测难、关键连接部位“带病”运行等,导致随着管道敷设长度和敷设年限的增加,泄漏事故逐渐增多。为此,针对城市复杂环境下聚乙烯(PE)燃气管道服役安全保障问题开展了系列化研究,形成服役风险防控关键技术成果,在北京燃气得到了全面应用。本项目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阐明了土壤环境敏感介质对PE燃气管道老化作用行为与机制,发明了PE燃气管道服役环境加速老化方法,获得了关键连接部位老化失效规律,解决了实际服役土壤环境下PE燃气管道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欠缺问题,填补行业空白,为PE燃气管道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发了抗外力损伤与警示多功能防控技术与产品;发明了复杂环境下PE管道抗热老化技术方法和装备,解决了长期困扰PE燃气管道运营过程中易受第三方施工破坏、定位难、市政管网交叉复杂环境对PE管敷设限制等难题,保障了PE管道长期服役安全;
  3.建立了PE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运营系列技术标准,首创焊接质量智能管理平台,解决了关键连接部位过程管控和质量评价方法缺失的问题,基于PE燃气管材、管件、服役环境、检测数据的多源、多态、时空属性,以及碎片化、线索化的特征,创建了PE燃气管道漏气失效数据库,形成了PE燃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的运营保障体系。
  项目共形成发明专利17项,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发表论文13篇(SCI 2篇,行业核心期刊8篇),形成标准26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10项,团体标准1项,企业标准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项目成果在北京燃气成功获得产业化应用,有效保障了冬奥会、中非论坛等重大政治、体育活动,并推广至雄安新区、广西、云南等地区,大幅度地减少因PE管道关键部位漏气失效导致的抢修开挖工程量,直接经济效益逾1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过10亿元,保障了城镇燃气供气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依托项目实施和项目实施成果,打造了高水平科研团队,培养了燃气行业聚乙烯管应用领域的多名高技术人才,包括正高级职称人员2名,副高级职称人员5名,为聚乙烯管在燃气行业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