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编号: | 2022-KJ-1-014 |
获奖项目名称: | 深水海底管道多相流腐蚀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 |
第一完成单位: | 北京科技大学 |
项目联系人: | 张雷 |
联系人电话: | 13581586783 |
联系人邮箱: | zhanglei@ustb.edu.cn |
项目简介: | |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逐渐由浅海走向深海,海底管道输送油气水多相流介质腐蚀性强,一旦出现腐蚀穿孔,将威胁海上安全生产、导致环境污染和恶劣影响。面对海底管道全生命周期腐蚀控制的巨大挑战,项目团队自2003年迄今,在十一五至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连续支持下,结合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与海底管道建设运维实践,在深水海底管道多相流腐蚀机理、腐蚀评价方法和装备、腐蚀控制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大量创新成果。 针对海底管道输送介质油气水多相共存、流态复杂、工况苛刻的难题,研究明确了海底管道湿气顶部腐蚀、高气速冲刷腐蚀、油水界面区腐蚀、积液区腐蚀、沉积层垢下腐蚀和细菌腐蚀等主控腐蚀类型,阐明了油气水多相流复杂流态下的腐蚀机理,提出了冷凝率、冲蚀系数、缓蚀剂成膜稳定性等关键腐蚀判据,促进了我国油气工业腐蚀理论发展。 围绕海底管道多相流腐蚀“模拟难、测试难、评价难”的技术瓶颈,发明了22类高温高压多相流腐蚀实验技术与评价装置,建成了国内首套、国际前列的工业级全尺寸多相流动态腐蚀环路试验与评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装备垄断,实现了高温高压、高含CO2-H2S、多相多场、跨尺度的腐蚀模拟、测试与评价,提出了海底管道腐蚀评价方法和系列标准。 围绕海底管道“工况腐蚀强、安全要求高、运维管控难”的技术瓶颈,构建了多相流海底管道全生命周期腐蚀控制技术体系。研发了海底管道腐蚀预测软件,国内首创了深水海底管道耐蚀合金复合管+长距离碳钢管的防腐设计方案,首次建立了深水海底管道多相工况缓蚀剂应用和评价技术导则,解决了1500米深水气田海底管道腐蚀控制难题。 获授权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2件,制修订国标4项、行标及企标3项,出版著作11部,发表论文94篇。腐蚀实验装备实现销售1100余台套、应用单位百余家,腐蚀评估与控制技术应用于我国7000公里在役海底管道安全保障,支撑我国1500米水深“荔湾3-1”和“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自主开发。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67亿元,节省工程投资63.3亿元,极大降低腐蚀泄漏和环境污染风险,社会效益显著。 |
010-62320080,62397591,62397592,62332301
010-82372305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腐蚀楼
100083
www.cscp.org.cn
(受理咨询、投诉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微信服务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微信订阅号
京ICP备130251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269号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使用帮助|隐私与安全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