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申请入会|设为首页|邮箱登录 中文|en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成果推介 - 科学技术奖
2023-KJ(Z)-1-008缓蚀剂协同作用机理研究与创新
日期:2024年01月07日    来源: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分享:

获奖项目编号:

2023-KJ(Z)-1-008

获奖项目名称:

缓蚀剂协同作用机理研究与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项目联系人:

赵景茂

联系人电话:

13911968706

联系人邮箱:

jingmaozhao@126.com

项目简介:


  我国是油气进口第一大国,连续多年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加大了对苛刻环境油气田的开发力度,超深、高含H2S/CO2油气田相继投产。开采上述油气资源时,做好金属材料的腐蚀防护是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
  采用缓蚀剂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等优点,已成为油气田腐蚀控制的一个主要技术手段。影响缓蚀剂应用效果的因素较多,如分子结构、介质流速、温度以及腐蚀性气体组分等。同一缓蚀剂在不同油田的效果不尽相同,甚至会结果迥异;即使同一油田,随开采程度的加深,缓蚀剂溶解性与缓蚀效果也会改变。另外,加注浓度高直接提升缓蚀剂应用成本。因此开展缓蚀剂协同效应及协同机理研究,研发高效缓蚀剂,并降低运维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同时,采用超分子缓蚀剂组装技术,可以克服部分缓蚀剂不易水溶,难以应用的缺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开展油气田苛刻腐蚀环境下的缓蚀剂作用机理、缓蚀剂间协同效应及预测等研究。创新点如下:
  1)明确了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结构、介质流速与缓蚀效果间的耦合关系,为研制高效缓蚀剂奠定基础;
  2)提出了咪唑啉与硫脲的协同机理—双层膜模型,即硫脲位于膜底部,而咪唑啉处于膜外层;这种结果既阻止了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又限制硫脲分子的脱附,促使两者发挥优异的协同效应;
  3)发现了咪唑啉与苯甲酸钠的协同效应;提出两者在碳钢表面的“两步吸附”模型,即咪唑啉分子率先吸附,继而发生苯甲酸根的吸附,这样使吸附膜层更致密;
  4)构建出自由体积分数预测缓蚀剂间协同效应的新方法,有效缩减了新型缓蚀剂的研发周期;
  5)揭示了缓蚀剂在CO2和CO2/H2S体系中效果差异性的本质原因,为靶向开发不同环境的高效缓蚀剂奠定基础。
  相关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同,对应技术已被企业采纳,为高效缓蚀剂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发挥引领作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