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编号: | 2022-KJ(Z)-1-008 |
获奖项目名称: | 新型植物源天然产物缓蚀剂的制备与缓蚀机理 |
第一完成单位: | 西南林业大学 |
项目联系人: | 李向红 |
联系人电话: | 18987172120 |
联系人邮箱: | xianghong-li@163.com |
项目简介: | |
植物源天然产物缓蚀剂具有来源广、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已成为当今缓蚀剂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对于植物型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理关键科学问题仍属世界性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本项目深入研究了新型植物源天然产物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形成了以“联合缓蚀增效机制”、“中间体吸附协同机制”和“接枝烯类单体优先吸附-淀粉骨架分子屏蔽腐蚀介质”为核心的理论体系。重要科学发现点如下: (1)首次阐明了竹叶、核桃青皮、迎春花叶等植物提取物的缓蚀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活性中心为黄酮类母体骨架,且吸附作用方式为“水平吸附”;揭示了植物提取物的缓蚀作用机理为有效成分和其他成分的“联合缓蚀增效机制”。 (2)构建了基于云南区域植物源提取物与卤素离子、稀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缓蚀协同复配体系;揭示了缓蚀协同机理主要为植物提取物缓蚀剂与协同剂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中间体,进而更有效吸附在金属表面。 (3)首次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缓蚀性能优良的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缓蚀剂,明确其吸附活性中心为烯类单体,作用方式为烯类单体优先吸附在金属表面,淀粉聚合物骨架分子有效屏蔽了溶液介质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本项研究发表论文92篇(SCI论文33篇),14篇论文发表在本领域国际一流期刊《Corrosion Science》上,33篇SCI论文他引1716次,单篇论文最高被SCI他引193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研究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研究成果已在国内4家企业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010-62320080,62397591,62397592,62332301
010-82372305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腐蚀楼
100083
www.cscp.org.cn
(受理咨询、投诉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微信服务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微信订阅号
京ICP备130251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269号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使用帮助|隐私与安全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