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编号: | 2021-KJ-1-010 |
获奖项目名称: | 内陆严酷环境高强低合金耐蚀钢筋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品种开发 |
第一完成单位: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项目联系人: | 陈永峰 |
联系人电话: | 18155369056 |
联系人邮箱: | y-f-chen@163.com |
项目简介: | |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重大工程装备正在迅速向内陆极寒、内陆极热、高盐碱度等复杂极端自然环境扩展。面对既有工业大气特征,又有Cl-沉降的严酷自然环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寿命缩短,违背了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该项目历经数年,在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和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的支持下,建立了先进的耐蚀钢筋调控理论和评价技术,研制了系列化耐蚀等级的耐蚀钢筋,推动了我国耐蚀钢筋的升级换代和产业化。 本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在内陆严酷自然环境下,根据材料强韧化、腐蚀机理和耐蚀性调控机制的差异,结合材料实际服役环境下的腐蚀特征,揭示了合金元素和微观组织对钢筋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打破了常规的Cu、P调控耐工业大气腐蚀和Cr、Ni元素调控的耐海洋环境腐蚀的调控理念,通过C、Cr、Cu、P、RE、V、N等合金元素的调控,提出了全新的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和微观组织调控理念,在保证材料强韧性的基础上,提升其耐蚀性能;(2)发明了基于腐蚀大数据短期暴晒试验和理论建模相结合的腐蚀寿命预测技术,实现了“经验指导实验”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耐蚀钢研发模式的转变,与常规长周期暴晒方法相比,研发周期缩短50%,起到了国际引领作用;(3)发明了可在工业污染环境和Cl-共存的内陆严酷自然环境下服役的低C、低Cr合金化高强低合金耐蚀钢筋,同时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可以满足在地震频繁地区的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该项目获国际发明专利2件、国家发明专利22件;发表SCI论文52 篇,国标1项,行标24项,团标11项。产品已成功在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其它相关基础设施中得到应用,经济环保价值显著,应用前景广阔。近三年累计销售24.1万吨,实现产值11.20亿元,利润2.14亿元,新增利税1.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耐蚀钢筋产品的升级换代。 |
010-62320080,62397591,62397592,62332301
010-82372305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腐蚀楼
100083
www.cscp.org.cn
(受理咨询、投诉等)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微信服务号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微信订阅号
京ICP备13025191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269号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使用帮助|隐私与安全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